首页 > 图片新闻

剅河:小镇春风绿 十里桃花艳

发布时间:2019年05月15日 来源:仙桃日报

  五月,春花烂漫飘香,春苗拔节抽穗,踏访剅河,一派生机勃勃。

  信心在升腾,力量在集聚,乡村在蝶变。

  剅河镇把握环排湖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的时与势,抓住美丽乡村的质与量,上下同心,逐梦奔跑,汇聚成激越的交响乐,跑出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加速度。

  走向明天,变化就在眼前。

布 局

“一虾一花,全面开花”

  踏访剅河,“桃花小镇”的靓丽与大气扑面而来,“十里桃林”的典雅与淡泊相得益彰。

  醉了流年,也点燃了百姓的致富梦。

  兴绿色发展。剅河把植树造林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“先手棋”,全镇植绿补绿,去冬今春共植树77万株。治水美水,依水造景,沿路植树,房前屋后庭院变“花园”。“开门是绿,推窗见绿”,处处“桃花源”。

  建生态宜居。重点建设以污水处理设施、集镇道路、产业平台、人行道改造的城建工程,着力扮靓城镇颜值,营造良好宜居宜业环境,增强城镇的承载力吸附力。

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,生态优势就是发展优势。“一花一虾,全面开花”,这是他们提出的2019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思路。

  “一虾”,即小龙虾。依托这里的原生态、一河好水,湖北泽乾农业有限公司选择这里落户,流转土地1100亩,建设小龙虾基地。他们出产的小龙虾肥美、口感好,在市场上有很好的口碑。镇里以泽乾农业为龙头,带动全镇的养虾产业,今年全镇养殖面积达到 5万亩。

  “一花”, 当然是桃花。他们以毛通公路为主轴,种植400多个品种的3000亩桃树,既有经济桃林,又有观赏桃林,十里桃林“浓淡相宜”。

  “十里桃林”对接排湖风景区和赵西垸森林公园,一线串珠,串起了一条“现代农业大通道、美丽乡村示范带、乡村旅游大走廊”。今年,全镇桃林面积达到5000亩。

  桃花朵朵开,梦想次第来。该镇将主打“桃文化牌”,兴建“桃博园”“桃博馆” ,“桃花小镇”呼之欲出。为突破技术瓶颈,他们主动对接华中农业大学、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等,一批“桃专家”“桃教授”进村入户,提供技术支撑。

  不久的将来,这里将举办“桃花节”“蟠桃会”,让市民赏花品桃、品味独特的桃文化,从而带动村民增收。

  十里桃林花千树,一路锦绣满目春,“桃花小镇”展开了她的精致容颜。

示 范

从一条河“美”起

  洛江河穿过广袤田野,在村头斜伸出一条支流,名叫凤凰河,如丝带般,飘进村庄,逶迤东去。两河交汇,绿水环绕,于是,人们便把这座村庄取名“双河”。

  这是排湖西北岸边的一个村子,它的东面,是全省美丽乡村示范村、三伏潭镇鼎鼎有名的栗林嘴村。当那边建设美丽乡村如火如荼、村子建得漂漂亮亮的时候,双河村人也坐不住了。

  他们从改造村中的凤凰河开始。

  多年淤塞、垃圾满河、臭气熏天。改造前的凤凰河是村民口中的“臭水沟”“伤心河”。去年冬天,村里投入机械、人力,先期疏挖1200米。村民听说要洗这条河,来了劲头,纷纷加入进来,不要钱,做“义工”,他们说:洗自己家的河,弄得干干净净,我们看着舒坦。

  一河清,一村亮。村庄面貌一下子大变样。

  长1000米、宽20米的宽幅林带建成,栽种桂花、桃花、女贞、紫薇、红叶石楠10000株,林中步道正在修建。村民说:我们也有了自己的花园。

  村民广场有了雏形。党员群众服务中心、医务室、公共厕所,兴建、改造完工。村道加宽,断头路接通,房前屋后拾掇得整整齐齐,柴草堆、厕所、积存垃圾,废弃猪圈、牛屋,全部拆除、清理、搬走,目之所至,处处“见新”。

  改厕推进空前顺利。各家安装三格式化粪池、生态处理,已完成200户。把菜园作为“花园”打造,“因势造景”、“一户一式”,花砖围栏、竹木栏杆相映成趣,一派生机。

  下一步,双河村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,强化产业支撑,硬化产业通道,目前已完成3000米,还将硬化5000米。900多亩稻虾基地已成熟,还将流转200亩,引进市场主体,建设苗圃基地,目前正在洽谈。

改 变

渔民变身“镇上人”

  洋港渔场是排湖岸边的小渔村,因朱元璋牧马屯兵的传说故事,至今仍留有“马台”的地名。

  “马台”现在是一个分场,渔民聚居地之一。村中绿树掩映,花木扶疏,清新气息扑面,一条宽敞的公路通向村外,小广场上有跳舞的村民。湖乡、田原深处藏着这样一个小渔村,让人觉得来到了一处“世外桃源”。

  而在场党支部书记、场长胡德荣的记忆里,洋港只是名字好听、名声响,他10年前从机关调来的时候,连路都没有走的,一场雨,胶鞋灌满一鞋泥。

  渔民盼路,胡德荣一直修路,“10年里一直忙修路”。找镇上,找市里,找有关部门,筑土路,铺碎石,一个雨季,几趟大车碾过,满是泥泞;再修补,再夯实,如此一年又一年。

  渔村命运的改变始于环排湖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。洋港作为剅河的“东大门”,紧邻排湖,与排湖的直线距离只有两公里多,过去的“劣势”一下子成了“黄金机遇”。

  高标准规划,请市里的专家做了全域及产业、人居环境、绿化规划,按水乡渔村、渔家文化展示的定位实施。

  疏挖沟渠,拉通产业通道。13条20多公里排灌渠全部疏洗,10多公里生产路全部硬化。

  水、电“下乡”。电改,管线入地即将启动;从市三水厂引进过来的自来水,流进每家每户,渔民彻底告别“河水”和“压把井”。

  产业升级。渔民告别传统的四大家鱼,植藕、种藕带、养虾蟹,80%的水面成功转型……

  这里是渔场的“洋港小区”,渔民们的新居。一栋单元楼、13栋别墅一溜排开,配套的垃圾收集,游园、休闲广场已规划建设,渔民已过上“镇上人”的生活。

  渔场往西,公路施工现场,红旗飘舞,挖掘机轰鸣。剅(河)排(湖)公路正在建设中。它串接起剅河和排湖,是剅河直通城区的快速通道,连接起渔民们的幸福未来。 (文/记者 程丽萍 图/记者 晴 霄)

更多资讯,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仙桃网(cnxiantao)、嗨仙桃
(hai_xiantao)官方微信。

新闻图片

新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