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襄河时评

王鑫博:信用体系筑牢社会诚信之基

发布时间:2019年11月28日 来源:荆楚网

 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,是公民的第二个“身份证”,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统称。近年来,随着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不断发展与完善,“一处失信、处处受限”的信用惩戒大格局正在逐步构建起来。如今,信用体系建设对于弘扬社会诚信精神、培育信用意识具有重要作用。

  俗话说“人无信不立,业无信不兴,国无信不强。”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,“君子一言,驷马难追”的古训仍在耳畔;“一诺千金”“立木为信”的典故仍被人津津乐道;“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”的教诲仍被用来耳提面命……这些古人留下的智慧和精神无不说明了诚信在中华文明5000年历史的重要性,就是放在当前,诚信仍然是社会发展之基,社会高度文明的具体象征。

  诚信是人生的命脉,是一切价值的根基。对个人而言,诚信是立身之本,是融入社会的基本条件,是人与人真心交往的基础;对企业而言,诚信是重要的无形资产,是取得合作方信任的保障,是发展壮大的根本;对社会而言,诚信是城市文明的名片,是社会不可缺少的运行规则,是社会进步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;对国家而言,诚信是展现大国文明的窗口,是国家繁荣昌盛、社会稳定的基石,是良好的国际形象。但不可否认的是,各类失信现象屡屡发生,拜金正在滋长,利益取代了美德,诚信让位于欺诈。这一系列的不诚信现象,不仅损害了他人的利益,同时也影响了社会风气,给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抹黑。因此,提升诚信度,让诚信成为一种习惯,已迫在眉睫。

  诚者,天之道;思诚者,人之道也。值得欣喜的是,随着中国信用体系建设日渐完备,不仅个人失信被惩戒,企业守信、政府部门失信也会被惩戒;不只是欠债者会进入失信黑名单,诸如在动车上占他人座位、在飞机上寻衅滋事、在旅游时有不文明现象都会被“拉黑”。简言之,从法院执行、食品药品安全、安全生产、环境保护等社会关注的重点领域都成为制度的发力点,真正让每个社会公民都不敢失信、不能失信、不愿失信。

  诚信社会建设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引导和率先垂范。这就需要各地方政府通过亮明“显规则”破除“潜规则”,建立统一、规范、有序的市场环境,更好发挥政府社会治理的作用。需要构筑制度保障,完善政务信息公开制度,健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,建立健全问责制度,提高政务失信成本,让那些有诺不践、有法不依的公职人员付出巨大的代价。需要发挥好公职人员的示范带头效应,从而以身作则,引导、带动身边人诚实守信,真正的在全社会兴起“诚信为荣、失信为耻”的良好风气。

  诚信是德,诚信是则,诚信是金,诚信有情。让我们全中华儿女共同努力,让诚信的理念深入人心,让诚信的光芒照耀整个社会,让诚信推动中华文明在传承中发展。

更多资讯,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仙桃网(cnxiantao)、嗨仙桃
(hai_xiantao)官方微信。

新闻图片

新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