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襄河时评

陈嘉淇:大学生公益创新,走心比形式更重要

发布时间:2020年01月15日 来源:荆楚网

  近日,来自陕西西安培华学院的八位大学生用3000余元奖学金为60名留守儿童拍照,并准备将照片寄给孩子们在外打工的父母,并附上孩子们的书信传递思念。没采用直接捐款的简单方式,8位大学生以“拍照+书信“的全新形式参与公益,很走心,暖心之举在这个临近春节的关口,让全社会感觉到一股暖意。

  公益之举,始于热枕。大学生参与公益,既可以丰富阅历,培养奉献精神,也可以通过帮助他人,获得快乐。现在的大学校园,学生公益性组织不少,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投身公益活动。譬如为需要帮助的同学、社会群体募捐,到福利院探望孤寡老人,去医院做志愿者进行临终关怀等,“公益活动”种类越来越丰富,也对大学生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。

  陕西八位大学生的善举之所以在网络上获得广泛点赞,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没有简单的进行捐款,而是深入留守儿童和家长的内心,知道他们心里最渴求什么,并围绕这个需求点去努力。因此,他们的公益举动才会如此深入人心。我们鼓励大学生做慈善,但绝不提倡简单的“一捐了事”,更多的是鼓励大学生做公益的行为,以及在做公益过程中的成长和收获。

  每年的寒暑假,全国各高校的大学生都会进行社会实践,其中就有很多公益性质的团队。不少团队比较注重形式创新,提炼的主题和形式都很好,但最终社会反响并不佳,问题就在于有形式无“灵魂”。很多公益活动不是一次性的,是需要深入了解,并一直接力坚持做下去,才会看到效果。譬如华农支教团队,从第一届一个人,发展到现在的一群人,薪火相传,在全国都有较大知名度。虽然人在变换,但初衷始终没有改变。

  大学生做公益,从个人善行到群体联动,离不开学校与社会的鼓励与支持。学校可以多为大学生创作公益机会,对于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的大学生予以奖励,并在学校营造良好的公益氛围。社会公益机构和组织,也可以联合高校社团,在线上线下发起有创意的走心的公益活动,并发动企业提供帮助。公益活动本来就是滴水汇聚海洋的过程,只要坚持,合力而为,定能发出震撼人心的力量。

  大学生是最活跃、最有创意的年轻群体,他们热衷于公益活动,是好事。但在参与公益的过程中,一定不要流于形式,要沉下心来用心思考,只有把公益做实、做出影响力,方能让引入向善的社会效益最大化。

  稿源:荆楚网

  作者:陈嘉淇

  学校:武汉大学

更多资讯,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仙桃网(cnxiantao)、嗨仙桃
(hai_xiantao)官方微信。

新闻图片

新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