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仙桃新闻

杨林尾镇花溪村:贫困户的“底气”

发布时间:2018年04月02日 来源:仙桃日报

  “老严,帮我准备20斤大龙虾,50斤小龙虾,等会我开车过来取。”

  “好嘞,没问题!”

  4月1日,杨林尾镇花溪村一组,鱼塘边,年近60岁的老严将虾笼从塘里拖出。顺着清脆的水声望去,只见虾笼里青色壳、白色肚的龙虾,活蹦乱跳,十分可爱。放在电子秤上一称,足足有好几十斤。

  “这几天塘里温度适宜,饲料充足,正是虾子‘长个头’的季节。现如今,只要人勤快,不愁龙虾卖不出好价钱。这批刚出笼的成虾,赚个一千多元不成问题。”提着龙虾篓的老严自信满满。

  老严,本名严少平,是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。前些年,儿子没有工作,妻子中风失去劳动能力。为了给妻子治病,他花光了所有的积蓄,还扯了债。用老严的话来讲,生活没有底气,脱贫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。

  改变,来源于扶贫工作队的进村入户。2015年10月,市水务局驻村工作队来到花溪村,与村两委一起,制定了“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作战图”。

  过去,花溪村以种植常规的水稻和棉花为主,家里壮劳力农闲外出打零工补贴家用,没有其他产业。怎样才能帮助花溪村24户贫困户脱贫,成为了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最关注的事情。

  为何不发展虾稻产业呢?花溪村以水田居多,正适合推广“虾稻连作”模式,而闲置的一些低洼地,则可以挖成专业的虾池,这不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吗?

  2016年11月,工作队组织50名代表前往潜江熊口参观学习小龙虾养殖,并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传授经验。回村后,全村发展虾稻连作田472亩。随着小龙虾价格的上涨,养殖户数量也与日俱增。截至目前,花溪村共发展虾稻连作田1800亩,虾稻产业每亩收入8000元以上。为了增加贫困户的收入,该村还成立了花溪利民虾稻种养合作社,吸纳15户贫困户以土地入股或参与务工,帮助贫困户建立信心并稳步增收。

  不需要重体力劳动,虾子的效益还不错,让老严也动了心。老严申请了5万元小额信贷政策扶持,开挖了24亩虾池培育虾种。

  随着精准扶贫医疗救助、产业扶持、低保政策等政策的实施,老严的日子也慢慢有了起色,生活的底气和信心也越来越足,逢人就夸政策好。

  现如今,老严早已成了一名“养虾熟手”,他通过对市场行情准确研判,让自家的龙虾在不同时节卖出好的价格。不仅如此,他还经常开车主动到洪湖等地摸市场、跑销路,单笔成交金额早已超过万元,并于2017年11月成功脱贫。

  【记者手记】

  市场,是财富之门。走对了,金娃娃跟你来;走错了,财神爷与你擦肩而过。扶贫,产业是基础。产业旺,基础牢,底气足。以前的花溪村,销售渠道不畅、种养效益低下,贫困户发展底气不足。随着虾稻产业的实施,各项扶贫政策的落实,如今的花溪村的虾稻产业已形成了“洼地效应”。昔日“争当贫困户”的故事已不复存在,今日“争摘贫困帽”的场景每日都在上演。相信不久的将来,会有更多的“花溪故事”,提振我们扶贫攻坚的信心。(记者 蔡玲)

更多资讯,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仙桃网(cnxiantao)、嗨仙桃
(hai_xiantao)官方微信。

新闻图片

新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