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仙桃新闻

[情系基层记者行]二羊村的“领头羊”

发布时间:2018年07月09日 来源:仙桃日报
  “当选二羊村党支部书记,实在出乎我的意料。”7月3日,在沔城镇二羊村宽敞明亮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会议室,忆起当年回乡那一幕,王海华感慨万千。
  王海华,55岁,中等身材,皮肤黝黑。他当过兵,在部队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。“6年军旅生活培养了我雷厉风行的作风。”言语中,透出军人的英武之气。
  退伍后,他在一家企业“跑过销售”,后南下东莞做服装生意,一年纯收入有10多万元。在那个时候,他是村里有名的致富能手。
  和他家相比,二羊村的日子却不好过:空壳村,欠债47万元,干群关系紧张,村民上访量居全镇前几名,是出了名的“后进村”。
  “海华,回村帮帮乡亲们吧!”2005年,镇领导多次登门拜访,请他回去。
  这可让王海华犯了难。一边是丢不开的生意,一边是呼唤他回归的乡亲,咋办?
  “共产党员就应该为百姓谋幸福!”深深根植于胸的信念,让他迈出回乡的脚步。
  走访老党员,上门摸情况,成了上任村党支部书记后做的第一件事。
  “村里的几座桥该修了,好多断头路该连起来,村部该重建了……”
  大伙儿反映的问题,王海华都记录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。
  二羊村是打工大村。改革开放以来,大批村民外出闯荡,不少人在外创办了企业,当上了老板。
  那些日子,王海华全国各地跑,到处联系村里外出的能人,让他们支持村里的建设。
  对于王海华的坚持,爱人廖安心直摇头:“村里那么穷,你拿什么修桥?”
  不少村民心存顾虑:“会不会增加我们的负担?”
  冷面,闭门羹,并未消减王海华“化缘”的诚心。在他的努力下,很多老板都松了口。你3万,他2万,一圈下来,修建第一座桥的启动资金到手了。剩下的缺口,他自己先垫上,不让村民掏一分钱。二羊村“名堂人”向晋山捐款3万元,还欣然为第一座桥挥毫题名“学英桥”。
  接下来的几年里,村里悄然发生变化。断头路连起来了、道路变宽了、路灯亮起来了、自来水管网通了……
  实行严格的财务公开,让老百姓清楚每笔钱的来龙去脉。
  大家渐渐喜欢上了这位办实事、心底坦荡的书记。
  王海华有抽烟的习惯,烟瘾大,一天抽二三包。上任没多久,他把烟酒都戒了。戒烟期间,吃了太多的冰糖,一口好牙坏掉了。
  刚开始,村“两委”一班人很不解。后来,大家才明白,王海华这是为了管住自己,缩减开支,一门心思地发展村集体经济。
  在他的影响下,村“两委”一班人纷纷效仿他戒烟戒酒。
  心齐了,发展的劲头更足了。
  他积极说服村民们,参与土地流转,并支持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。杰森定园水产养殖合作社成立了,“掌门人”郭志杰立志将二羊村建成名副其实的种龟繁育基地;50多亩的龙虾养殖基地投产了,周边村民前往学习技术和打工挣钱……
  村集体收入年年递增,背着的债逐渐还清了。可是,王海华家的几十万元存款却在减少。去年,建新村部缺口20万元,他带头垫资10万元,村党支部副书记见状,也跟着垫资10万元。
  为这事,妻子和他闹了好长时间别扭。“别人往家里挣钱,他却往外垫钱,这些年家里几乎没什么积蓄。”妻子抱怨。
  “得到老百姓认可,我就知足了。”王海华说。
  村里好多年轻人整天沉迷打牌,宁可清贫度日,也不肯外出闯荡。王海华看出点苗头,上门鼓励他们外出,并发动自己的战友、朋友,为他们寻找机会。
  一组马催洋,被王海华“赶”到湖南长沙一家花店当学徒。几年后,自己开花店,生意越做越大,还带动了其他村民“抱团”发展。前几年,村民修路差钱,他主动捐款2万元:“只要王书记号召,我第一个出钱。”
  村民岳运忠,早年做过赤脚医生。在王海华的鼓励下,做起药材生意。如今,在上海、武汉等大城市都有房产,两儿一女都是研究生毕业,学业有成。
  最有名的是汉正街的“二羊扁担帮”,专门帮忙运送货物。近几年,外出的二羊村人有百号人,村民们的荷包也鼓了起来。
  都说民心是一杆秤。二羊村的村民们知道,村里的变化离不开这位王书记。
  一干就是10多年。曾经的“告状村”变成了和谐村,走马灯式换支书的现象也成为历史。
  上一次换届选举,村里29位老党员参加。王海华以28票当选,唯一的一张反对票,是他自己投的。他说:“对村民们有了交代,想休息了。”
  村民们可不干,希望王海华连任,带领大家把二羊村建设得更好。
  有人说,丢掉生意,回到村里,干起苦活、累活,有点“傻”吧。 他却说:“干一件事,就要干好。”语气坚定,执着而纯粹。(情系基层记者行第七报道组 丁浩宇 胡慧敏 邓一凡 李兵 姜明)
更多资讯,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仙桃网(cnxiantao)、嗨仙桃
(hai_xiantao)官方微信。

新闻图片

新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