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仙桃新闻

[脱贫小故事]较劲比脱贫

发布时间:2019年10月09日 来源:仙桃日报

  王仁洲,57岁,种了30年水稻的“老把式”;

  左友庚,51岁,种莲、养虾、植藕、喂鱼,样样在行。

  两人都是剅河镇左脑村村民,分别经营着水稻和虾池,在村里小有名气。

  这几年来,两人为了争当脱贫示范户,暗自较劲,都不愿“败下阵来”。

  故事还得从头说起。

  2014年,王仁洲和左友庚的妻子均因病,丧失劳动力。经评议,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行列。两人都是好强的人,不愿意戴着穷帽子过日子。要脱贫致富,两人各有各的看法。

  参加过新型农民技术培训后的王仁洲认为:“脱贫要用新思路,通过规模化、集约化种植,才能提高经营效益。”随后,他将目光锁定在规模化经营上,购置了机耕船和其它生产设施,开始四处捡田种水稻。

  而左友庚认为:“靠特色水产养殖脱贫是关键,要根据市场需求逐步调整,走多元化经营的路子,规避风险,更稳妥。”于是,他将脱贫路子一分为二:农忙时,从事特色水产养殖;农闲时,依靠自身的电焊手艺,承接雨棚、电焊加工等活儿,拓宽增收渠道。

  脱贫思路理清后,两人早出晚归,一心扑在事业上。

  去年年底算账,王仁洲种植的63亩优质水稻,全年毛收入突破10万元。左友庚的藕虾共作项目也经营良好,年收入达到了8万元。

  收入一对比,左友庚对王仁洲,刮目相看。随后,王仁洲被评为全村首个脱贫示范户,左友庚羡慕不已。

  “人生是一场马拉松,比的是耐力。”左友庚没有放弃,一边安慰自己,一边请来了“智囊团”——市人社局扶贫工作队。

  工作队建议,将他在外地打工的儿子送到市就业训练中心学习叉车,凭技能挣票子奔小康。这样一来,多一人挣钱,多一份收入,年底有望赶超。

  看到左友庚一家奋起追赶,王仁洲沉默了,他坚信苦干实干才是致富的“钥匙”。今年,王仁洲将水稻种植规模扩大到72亩,预计能收入13万元。

  这一次,左友庚并没有着急。他说,今年种莲、养虾、植藕、喂鱼的收入有望突破10万元,加上做电焊活和儿子务工的收入,他不会输。

  果不其然。今年9月,左友庚成为全村第二个脱贫示范户。(记者 蔡玲)

更多资讯,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仙桃网(cnxiantao)、嗨仙桃
(hai_xiantao)官方微信。

新闻图片

新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