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2025年仙桃新闻

我市“暑假学堂”爱心托管班缓解家长暑期“带娃难”

发布时间:2025年07月18日 来源:仙桃日报

原标题:“爸爸妈妈去上班,我上暑托班”

    ——我市“暑假学堂”爱心托管班缓解家长暑期“带娃难”

  这个暑假,在健鼎电子工作的杨超夫妇,再也不用把两个孩子丢在家中“放养”——公司旁开起免费暑期托管班,上课时间还和家长上班时间同步。

  学校放暑假,孩子去哪儿,成为许多上班族父母的烦心事。今年团市委、市总工会推出了47个“暑假学堂”爱心托管班服务。

  从课业辅导到特色课程,从安全教育到体能训练,这些贴心举措不仅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,更彰显出城市的温情。

  课程“有料”:假期有趣又有意义

  彩色纸张在指尖灵动翻飞,片刻间,一只栩栩如生的千纸鹤便跃然掌上。

  7月15日,沙嘴街道刘口社区“暑假学堂”爱心托管班里热闹非凡,孩子们围坐在志愿者教师王心语身边,专注学习千纸鹤折叠技巧,创意与欢笑在教室里绽放。

  “孩子特别爱手工课,剪纸、折纸、编织杯垫,每次回家都得意地展示作品。”杨子苏的家长笑着说,自从孩子在“暑假学堂”上课,不仅远离了手机沉迷和溺水风险,假日生活也变得格外丰富。

  在这里,大学生志愿者结合专业所长,为20余名孩子量身定制课程:既有爱国主义教育、价值观引导,也有趣味运动、地理科普、音乐鉴赏、非遗文化体验,再配上作业辅导,让孩子们在玩中学、学中悟。

  “以前暑期大都被关在家里,现在爸爸妈妈去上班,我上暑托班,假期都变得有意思、有意义起来。”杨子苏小朋友开心地说。

  与往年不同,团市委今年特别增设了体能训练课,让孩子们在安心托管的同时增强体质。联合应急、消防、妇联等部门,开展安全自护、消防演练、家风学堂等主题课程,还建立了暖心家访制度,结合孩子们身心特点制定成长计划,让关爱更精准、更暖心。

  “作为省、市十大重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,爱心托管班已连续开办10年,累计服务2万余人次,成为深受家庭信赖的暑期‘安心工程’。”团市委书记姚远飞介绍,将持续优化课程设置、扩充服务覆盖面,联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,让“爱心托管”更有温度、更具实效,为更多家庭解决假期照护难题。

  点位“贴心”:哪里需要就开到哪里

  “课程再好,也得送到最需要的人身边。”暑假前,团市委通过群众反馈摸底需求,坚持“哪里有需要,就把点位设到哪里”,让“暑假学堂”真正发挥实效。

  7月16日,杜湖街道杜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,30多个孩子正围着“老师”惊叹——一场“声、光、热、力、电”实验趣味科学实验课,引得孩子们阵阵欢呼。

  杜湖暑假学堂正是对群众呼声的快速回应。杜湖辖区内医药、食品、电子等企业密集,双职工家庭众多,把托管班开在企业旁,企业员工子女就近入学,家长省心更安心。

  走进暑假学堂,空调、大屏幕、饮水机等设施一应俱全,孩子们在这里既能得到作业辅导,也能学习安全教育、接受心理辅导等,轻松惬意欢度暑假。

  “仙桃这座城市,总让人心里有很多意外惊喜!”杨超说,两个孩子托管,解决了暑期无人照看的难题,夫妻俩能安心干活赚钱。

  考虑到孩子较多、年龄差距大的家庭,团市委除配备专职志愿者外,还发动社区在辖区内招募爱心人士,配足志愿力量,让企业员工安心工作,孩子们的假期也添了很多乐趣。

  暑假学堂重点服务农村留守儿童、双职工家庭及企业务工人员子女,并根据实际需求延长服务时间。近日,团市委响应群众呼声,计划再新增3个托管点位,全力满足更多家庭的暑期托管需求。

  多元体验:在实践中收获成长

  7月14日,团市委组织“麦田守望者”志愿服务队,带领西流河镇杜窑村“暑期学堂”爱心托管班的孩子们走进李之龙纪念园,开展“踏寻红色足迹、传承革命精神”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。

  步入纪念园,孩子们自发在雕像前肃立。志愿者胡文枫深情讲述了中山舰舰长李之龙事迹,锈迹斑斑的军用望远镜、简朴的木板床、补丁摞补丁的军装······一件件承载历史记忆的文物,让孩子们真正走进历史、触摸历史,激发爱国情怀。

  链接多方资源,团市委为暑托班孩子们打造了丰富多元的实践课堂:走进市城市展览馆,在前沿科技中触摸城市发展脉搏;探访工美楼,在剪纸艺术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;来到胡幼松纪念馆,在红色故事里传承革命精神;深入小区,化身“小小测评员”,为最美“示范巷”评选注入童真视角······一系列红色引领、文化传承、实践体验活动,为这个暑假增添了别样的意义。(文/图 仙桃日报全媒记者 鹿丹丹)

更多资讯,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仙桃网(cnxiantao)、嗨仙桃
(hai_xiantao)官方微信。

新闻图片

新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