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大做优小米生态圈——仙桃高新区走笔
10月13日,汉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,工人们专注投身生产、组装与检测各环节,火力全开冲刺月度订单。另一侧,打包、搬运的身影不停穿梭,企业整体搬迁工作也在同步推进。
“今年,洗衣机烘道和滑板车结构性车架销量达320多万台,产值有望在去年基础上翻两番,突破5亿元大关!”公司负责人肖军语气里满是干劲。
如今意气风发的肖军,五年前却面临窘境——彼时企业在仙桃高新区租借厂房生产,受疫情冲击与股东架构调整双重影响,生产经营难以为继,濒临破产。
转机来自仙桃高新区与小米集团总部的精准牵线,100万套洗衣机烘道模组与滑板车车架订单的到来,让汉米起死回生,还顺利跻身小米科技生态链。
自此,汉米科技开启“加速跑”,布局了全自动喷涂生产线、综合实验检测中心、研发设计中心及大型仓储物流中心,产品从单一配件拓展至智能扫地机、电动滑板车配件、小家电、汽车零部件等多领域。企业全年订单排满,其中70%的产品直供小米品牌。
“雷军是咱仙桃人的骄傲,能给小米供货特别自豪!”在洗衣机烘道生产线上,员工王群新正专注地逐一审验产品(如图)。她家就在高新区,入职汉米后月收入稳定在5000元以上,还有“五险”。她说:“离家近,福利好,在这里上班心里踏实。”
这份“踏实”的背后,是企业发展的稳健。今年,汉米科技斥资8000多万元,盘活一处闲置厂房实现“购厂安家”,彻底完成从“租客”到“主人”的身份转变。“仙桃是我们的福地,我们要用真金白银的投入扎根下来。”肖军说,企业同步添设备、扩产线、增产品,以实际行动反哺地方发展。
从租厂房“小打小闹”,到“购厂安家”的深耕布局,汉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仙桃高新区的成长蜕变,正是当地小米生态圈加速壮大的生动注脚。目前,高新区成功引进工匠派新能源汽车、一数科技、汉米科技等17家小米生态链企业,一个百亿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正逐渐形成。
国庆节首日,湖北汽车制造业迎来里程碑式时刻——首台“仙桃造”新能源定制超跑在仙桃高新区源派车业正式下线,填补了区域高端新能源超跑制造的空白。
“1.36吨超轻车身搭配全铝车架,纯电续航可达500公里,在上海天马赛道测试中,原厂状态直接跑赢保时捷718,堪称汽车界的‘高定艺术品’。”工匠派企业创始人冯晓彤介绍,超跑支持内饰、外观、操控系统全维度个性化定制,更搭载创新电池预制冷技术——上赛道前可给电池“喝冰水”,极限飙车不“掉链”,目前已吸引日本、欧美等海外市场客户争相订购。
SC-01超跑零部件大部分来自湖北省内,量产后将带动电池、电机、智能座舱、车路协同等上下游产业链在湖北集聚,推动区域新能源汽车产业向高端化、智能化升级。
源派车业是工匠派 SC-01小跑车的主要生产制造主体。作为深耕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企业,工匠派与仙桃结缘同样离不开小米的“穿针引线”。2023年9月,在小米战略投资的引荐下,工匠派总部经济项目落户仙桃高新区,规划建设新能源超跑个性化定制工厂、交付体验中心等。项目全面投产后,预计年销售额将超亿元。
小米生态圈的蓬勃活力,正辐射带动更多链上企业成长。仙桃高新区紧紧抓住小米集团发展机遇,锚定产业集聚目标,围绕小米生态链、大家电、汽车配套开展精准招商,全力建设小米智能制造产业园。创新构建“1(小米)+3(基金+订单+平台)+N(生态企业)”立体招商体系,联合长江产业集团、小米集团搭建产业战略协作机制,设立10亿元新动能产业投资基金,精准推动小米产业链延链、补链、强链。
服务保障同样“跟上趟”。高新区推行“首席服务员”机制,为重点项目和企业提供“一对一”全生命周期精准服务;配套建设仙桃国家高新区汽车公园,供工匠派、玄天飞车等企业使用,全方位为小米生态圈发展“铺路搭桥”。
“现在更有归属感,发展信心也更足了。”看到企业与生态圈良好前景,肖军透露,汉米智能正锚定新质生产力赛道,加快产品升级与产业转型——其自主研发的智能行李箱、吹风机等产品,正与小米集团洽谈深化合作,助力仙桃小米生态圈版图越做越大。(市融媒体中心采访组 尹立群 鹿丹丹 邓娟 熊万刚 张禹)
(hai_xiantao)官方微信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