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2022年仙桃新闻

砺剑护企在一线——记恒天嘉华非织造有限公司设备部电气工程师陈剑

发布时间:2022年05月19日 来源:仙桃日报

  公司需要更新设备技改升级时,他主动请缨带领团队连续作战,圆满完成主体设备改造任务;国外进口设备故障报警时,他线上请教国外专家,及时排除故障恢复正常运转。只要有他在,设备运行就不用发愁;只要有他在,设备保障就可以安心放心。

  他,就是恒天嘉华非织造有限公司设备部电气工程师陈剑。

  勤奋刻苦钻研

  2018年7月,陈剑被分配到恒天嘉华太子湖厂区莱芬二线。莱芬二线是公司从德国引进的设备,在当时,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双组份生产线。正值莱芬二线后期的安装调试阶段,德国派驻的设备工程师一直在现场指导检查。面对国外引进的大型设备和先进的工艺技术,还有大量全英文的图纸和资料,他这个英文水平一般的人,好像被一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来。为了尽快适应岗位的需要,他暗下决心,为自己鼓劲,再难也要迅速掌握这套设备的技术要领。此后的每一天,他不是拿着设备剖视图泡在现场,就是对照图纸仔细研究设备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,积极配合莱芬工程师对设备现场调试和对故障处理。汗水加努力,一个多月的不眠之夜,终于掌握了这套进口设备的工艺流程和设备构造。

  全力以赴创新

  伴随着莱芬二线“纺丝”成功,莱芬四代全自动双组份纺粘生产线逐步进入正常运行阶段。但是,许多困难也随之而来。为了提升设备的可操作性,保证操作员后续培训顺畅,让德国设备在中国彻底汉化,他又积极投入到进口设备全英文版操作界面的汉化翻译工作中,对操作界面和异常信息实行汉化。大量的中英文资料查阅、繁琐严谨的词汇比对,一遍又一遍的流程英汉审核,笔记本记录了一本又一本,流程版本修改了一遍又一遍,通过团队的不懈努力,终于完成了在中国首次进口德国莱芬线的操作系统汉化。此项目完成后,大大提升了设备的可操作性,缩短了设备的调试时间。但是,汉化的操作流程、操作手册编辑、操作人员培训,又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。他和团队逐字逐句,先翻译,再试着培训,反复修改、摸索,终于完成了审核合格的操作流程图、操作手册。

  使命在肩保供

  2020年春节,新冠肺炎疫情来袭。面对疫情出现以来医用产品紧缺,口罩、防护服告急的情况,公司必须在1月26日(正月初二)第一时间复工复产。他和团队第一时间到岗,入住公司后,3个月连轴转,基本吃睡都在车间,将可调整的5条生产线全部调整为用于生产医用口罩和防护服材料。为了应对过滤材料的短缺,紧急协调购买安装驻极设备和驻极母粒,紧急转产熔喷过滤无纺布的过滤材料,在转产熔喷无纺布导致产能损失达85%的情况下,不惜代价、不计成本,按照上级要求加大转产力度,迅速提高熔喷布产量。疫情期间,恒天嘉华生产用于医用口罩、防护服的各类无纺布12078.29吨,其中熔喷无纺布3344.85吨,可以生产40亿只医用平面口罩。

  国机集团根据恒天嘉华的自身优势,组织恒天嘉华紧急转产医用平面口罩。他和5名青年团员和5名党员紧急组建恒天嘉华口罩项目攻关组,全员到岗。为了早一天生产出口罩,攻关组人员连续奋战3个昼夜,克服安装调试任务急、专业人员指导不够等困难,调试10条口罩生产线正常运行。疫情期间,恒天嘉华累计安装口罩生产线 100多条,生产口罩3亿余片。所产口罩积极接受地方政府调拨,在优先保障武汉、湖北和在鄂中央企业需求的同时,有力支持了北京和其他省份的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。(仙桃日报全媒记者  陈亚东)

  

更多资讯,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仙桃网(cnxiantao)、嗨仙桃
(hai_xiantao)官方微信。

新闻图片

新闻排行